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加强颠覆性技术供给,培育颠覆性创新文化,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遴选— 培育”的新机制,重点发现和挖掘一批颠覆性技术方向,科技部决定举办2022 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 以下简称“大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准确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认真研判颠覆性技术创新特点, 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和遴选的新机制,挖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颠覆性技术方向,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与突破, 在全社会营造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良好生态,带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升,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引擎。
二、参赛报名
大赛采用“公开海选”和“揭榜挂帅”两种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具有颠覆性技术苗头的项目参赛,通过层层筛选和项目比拼,择优推荐参赛项目进入科技部颠覆性技术备选库。同一参赛单位(大专院校除外)需在两种方式中择一参赛 , 不得重复报名 , 且仅可报名 1 个项目参赛。大专院校可同时选择两种参赛方式,且两种参赛方式报名项目总数量不超过 3 个,但同一项目只能申请一种参赛方式,不得重复报名。
1. “公开海选”项目。报名参赛“公开海选”项目的符合参赛条件的单位直接登录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官方网站( http://dfxjs.cxcyds.com ) 报名参赛。参赛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8月15日
2. “揭榜挂帅”项目。“揭榜挂帅”项目采取园区科技主管部门择优推荐的方式。报名参赛“揭榜挂帅”项目的符合参赛条件的单位请于2022年8月4日前登录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网站(http://sme.sipac.gov.cn/)——点击登录企业用户——用户空间——业务征集平台——“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项目征集”——在线填写报名信息汇总表,并上传参赛项目材料并线下提交纸质材料。园区科技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后择优推荐,获得推荐资格的“揭榜挂帅”项目参赛单位在2022年8月15日前登录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官方网站( http://dfxjs.cxcyds.com ) 报名参赛,未获得推荐资格的仍可报名参赛“公开海选”项目。
注意:选择“公开海选”项目仍然可以变更为揭榜挂帅,如需要参加揭榜挂帅竞争的项目请在获得授权前不要提交报名,暂存即可。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单位要求。
参赛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等,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知识产权纠纷,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一定的项目实施条件。
(二)参赛项目要求。
颠覆性技术是“可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以创新思维为根本,开辟新型技术发展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将超越原有技术并产生替代,具有另辟蹊径改变技术轨道的演化曲线和颠覆现况的变革性效果。从技术角度看,是以科学技术的新原理、新组合和新应用为基础,开辟全新技术轨道,产生突破性的创新技术;从产业角度看,应与产业结合紧密,通过形成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模式,利用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换代,改变行业主流产品和市场格局,推动相关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颠覆性进步。
大赛聚焦对产业具有颠覆前景的技术项目,参赛单位应参考“颠覆性技术项目遴选判断问题指引 ”(详见附件 ),清晰阐明其技术突破性、产业变革性等。
四、技术方向
( 一)重点领域。
公开海选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与通信、 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交叉学科等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技术领域。
(二)需求榜单。
“揭榜挂帅”需求榜单由大赛组委会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发布,详情见官网通知( http://dfxjs.cxcyds.com)。
五、政策支持
1.科技部目前已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申请了颠覆性技术专项,后续经此专项立项的项目会享受此相应的资金支持。
2. 对进入全国总决赛的项目,园区将在第二年申报省市科技计划(成果、前瞻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省科技奖项等限额申报项目时,优先给予名额支持。
六、纸质材料收取
“揭榜挂帅”项目将参赛项目的纸质材料一式五份在2022年8月5日17:00前交至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5号窗口(旺墩路168号市场大厦2楼),逾期不再受理,“公开海选”项目无须提供。
七、联系方式
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热 线 67068000
薛亚星 67068005
姚 飞 67068017
沈志刚 67068012
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
卢 旭 66681626
科技部火炬中心
尉佳、贺玵:010-88656211、010-88656219
技术支持:
010-88656315 、 010-88656375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
2022年7月22日